他提到有朋友曾和提過在輔大成立一個兩岸交流社團的構想,他覺得很難得,「畢竟陸生聯誼社團主要是服務陸生,但兩岸性質的社團這樣的構想就不只是在陸生圈子,也可以納進交換生、台灣同學等等。」
文 / Vanessa
兩年前做過「北斗兩岸」的責任編輯,雖然說是兩岸的欄目,但當時審到的稿件內容多半是大陸交換生對台灣的美好憧憬,或僅止於片面的文化衝擊,不然就是兩岸交流的溫情呼籲,看到後來有些厭煩,一方面感慨交流視野的膚淺化,另一方面則是憂心這種趨勢容易塑造一種僵化的印象,以為關於「兩岸交流」這件事頂多只能這樣談了──比較各自社會的發展差異、身分認同衝擊的感受,然後呢?我們還需要什麼?直至我讀到夏逸平的這篇文章,這段話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來到台灣之後,我愈發地喜歡台灣,但是這種喜歡中似乎又有著一些苦楚。同樣我所喜歡的兩個地方,彼此之間還帶有那麼多的不理解與誤解,甚至是敵意,這總是讓我很沮喪。我始終認為兩岸間的關係絕不是一種「零和遊戲」,然而歷史卻讓我們看到兩岸曾有過差點擦槍走火的時刻。這到底是為什麼?
──夏逸平《從整體思考兩岸》
輔大哲學系的夏逸平,回憶起第一年來台灣的時候,因為首屆陸生不多,僑陸組當時協助手續問題、安排陸生一起吃飯,畢竟也還沒有其它認識的管道,可能坐同一班飛機一起過來,或是陸生都住在同一層樓很快就熟悉了。「但第二年以後,陸生就有兩百多個人,就很難像第一年可以幾乎全部人都認識了,也難見到有七八個人一起吃飯的場景。」陸聯會現在雖然還無法正式成立社團,但持續安排假日的出遊,一般是兩天一夜的行程,北中南的景點都有。
來台灣之前,他對台灣的印象是保留中華文化較好的地方,在待人接物上很親切,教學上也比較開放自由。剛來的那一年,他經常參與國小讀經班的志工活動,陪小朋友一起讀經,像是《道德經》、《百孝經》,他覺得這種啟蒙教育是很有意義的事。
交流需要更多耐心的理解
不過剛開始還沒意識到台灣人特別強烈的反中情緒,諸如「你們中國人、我們台灣人」這樣的區分說法,也沒有特別放在心上,直到大二、大三的時候才有心態上的轉變,他認為陸生未必會被放大討論,但只要是有關大陸或是呼應偏見的情況,在新聞報導很常被誇大討論,「今天一定也有大陸人或陸生在捷運、公車上讓座,但媒體不會去報到,反而是那些負面新聞更受媒體喜愛。如此一來,本身素質有待提高的大陸人在大家印象中就又變得更糟了。」
「不只是陸生,所有關於大陸的一切透過台灣媒體報導出來就會被刻意放大。」他感慨台灣人有一種優越感,認為中國沒有民主就是錯,或是批評台灣社會哪裡不好,但要是讓外來者來罵就不太高興,尤其是讓中國人來罵,就會反過頭來批評中國社會發展更糟糕。他也發現,周遭大多數人對台灣的認知其實還停留在三四十年前的中國,「一直以來台灣人會覺得大陸的食品衛生很糟糕,其實大陸人也是這麼覺得的。然而近幾年台灣的食品衛生也是問題叢生,面對大陸其實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所以有時候大可不必有優越的感覺,兩岸雙方更應該取長補短,而不是互相謾罵。」
比如前陣子柴靜談環境污染的紀錄片在台灣也得到很高的關注,他把這部片與《看見台灣》裡檢討環境問題的內容做類比,「事實上,中國大陸在衝刺經濟發展的同時,環境污染的問題一直有在進行反省。」即便反省轉化成實踐的過程還有些落差,不過三十年前的台灣也曾是如此,我們需要的或許是更多耐心的理解。
夏逸平也坦言大一的時候會常去參與一些文化沙龍,畢竟在大陸比較少有公共討論的活動空間,但後來對於某些沙龍可能存在的特定預設立場不敢苟同,很明顯地在那樣的活動場合,大部分所聚集的,多為有特定政治立場傾向的人們,「後來我反而覺得那裡不是對話的平台,而是提供宣傳的空間。」也比較少去了。
當我們看待一個問題或事件時,最難的是跳出自己的思維、甚至跳出自己的認知與過去來重新看待,而這恰恰是我們陸生與台生所共同需要的,我們都需要反求諸己然後重新認識彼此。一個社會的優劣或是評價往往是在比較的基礎上發現的,而我們陸生卻正好可以充當兩岸之間比較的一個媒介。如果我們對彼此沒有一個較為清楚的認識,那我們有什麼充分的理由來指責或是評價對方呢?無論陸生還是台生,都有必要清除我們腦海中那些零碎的意見、片面的觀點,來重新認識彼此。而對於陸生的赴台,我相信是會有巨大意義的,我們如台灣人一般地生活,我們看到這個社會的好也看到這個社會的不好,而真正的喜歡是看到了對方的缺點與不足卻依然喜歡。
至於對台灣大學生的印象,夏逸平坦言由於台灣的大學數量過多,使得大學與學生的競爭力都有所減弱。在他眼中,台灣擁有優良的師資,但學生卻並不加以珍惜。翹課、上課睡覺,對他而言並不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另一方面,夏逸平也認為台灣學生在某些方面比大陸學生更活潑、更熱情,這也是他加入系學會的原因之一。
對台灣的身分認同議題感興趣
去年他和淡江大陸所的羅鼎均一起寫書,書名為《到台灣讀書去》,類似於留學手冊,剛好目前還沒有這樣的一本書,完整收錄赴台求學的申請手續、報名流程,也挑了台灣的三所大學介紹,包括日常生活資訊等等,預計五、六月在大陸出版。編輯團隊有在台灣的大陸學位生、大陸交換生和台灣學生,期望這本書可以為有赴台留學打算的同學提供較詳盡的資訊指南。
他提到有朋友曾和提過在輔大成立一個兩岸交流社團的構想,他覺得很難得,「畢竟陸生聯誼社團主要是服務陸生,但兩岸性質的社團這樣的構想就不只是在陸生圈子,也可以納進交換生、台灣同學等等。」不過現階段要申請成立社團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請他更進一步分享對於「兩岸交流」的想法,他說:「一個理念可能是就是化解分歧,減少偏見和誤解。但問題是,在某些立場的背後,可能是某種更大的脈絡與格局,對於這樣的背景坦白講能做的或許很有限。我自己始終比較感興趣的是台灣的認同問題,這一塊需要花很多時間,而且有難度,所以我也不知道會有多少長進。除此之外,可能就是比較軟性的方面了。像和朋友做微信公眾平台,介紹台灣之類的。另外,像我們大部分人畢竟不是專門做兩岸交流的,所以有時候最多也就談一談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或是給一些做兩岸交流的人一些幫助,畢竟還有自己的人生要管。」
他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觀察交流這件事,「『兩岸關係』作為一門課或一個領域也是近幾年才興起的,真正的兩岸關係包山包海,經濟、政治、歷史、文學甚至哲學。有時候專門做兩岸交流的人可能無法把問題看得比較深,相反是學歷史或社會學等等的人可能反而有更多有趣的意見。」
追求民主就要切割中華文化嗎?
在台灣待了四年,扭轉了他原本對台灣是「中華文化保存較好」的想像,他發現台灣的民主有很大的問題,中華文化也是。「台灣民主的推動者大部分其實也是台獨的支持者,這些人在推進民主的時候,其實也在將台灣與大陸做切割,因為要樹立起台灣的主體性。但是這種切割並不會刻意地區分文化與政治,所以導致今天有些人甚至將儒家也視作是外來文化。」
他補充對民主制度的想法,「民主制度可以作為一種制度,一種生活方式,但人的內心也需要一種道德觀,一種精神力量,或是某些不錯的文化,例如傳統中國所談的仁義。但是在自由民主之下……仁義禮智也可以是普世價值。當然,儒家文化和自由民主之間的關係,這樣的課題未免太龐大了,還不是我可以談論的。」
[…] 兩岸交流的體驗者與思考者 ─ 專訪輔大夏逸平 沒有百分百的新聞自由 ─ 專訪世新傅心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