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退場機制其實是一種市場化、商品化的思維邏輯。如果我們的教育主管機關是用優勝劣敗的邏輯在辦教育,我們怎麼可能提供一個公平受教權的教育環境。
文 / Vanessa
最近反漲學費運動再起,已有二十三所大專院校向教育部申請調漲學費,「教育商品化」的嫌疑長期擺盪在教育部補助與學校經營之間的僵局關係。貌似實驗室由此除了想探討背後更深層的結構性成因,也嘗試經由訪問夏潮聯合會會長許育嘉的想法,反省自招收學位陸生來台,如何介入臺灣高等教育體系既有的問題,思索當前反漲學費運動的另一種視野,也看見開放兩岸交流的更多可能性。
貌似實驗室:近日多間學校學雜費調漲再次掀起高等教育商品化的爭議,而部分學校長期面臨財務困窘的問題,你怎麼解讀背後的結構性成因?
許育嘉:台灣的高等教育商品化的爭議應該放在1990年代以來教育自由化的歷史脈絡中來檢視,教改運動在高教領域中涉及的擴招、擴系所、廣設大學與學費調漲等面向的鬆綁,都是教育自由化的結果。事實上,台灣的教育自由化浪潮是美國在1980年代中期推動新自由主義政策在教育部門的表現,而新自由主義在國際貿易秩序上的影響,則是迫使台灣從資本外移中走上去工業化的經濟轉型道路。
二十年多後的今天,我們可以從大學畢業生薪資凍漲,甚至是衰退的現象,很容易判斷出台灣去工業化的轉型道路並沒有成功,而教育自由化的結果卻又使得比例蠻高的大學畢業生面臨數十萬學貸的負債。另一方面,台灣的大專院校的財務困窘,甚至是倒閉的現狀,則是涉及兩個方面的因素,一個是因資本外移造成稅基流失,公部門教育經費不斷萎縮;另一個是授薪階級的薪資與實際購買力下降,間接造成台灣低迷的出生率,導致學校生源嚴重不足。
高教困境源自於新自由主義浪潮
大學生,特別是私校大學生因學貸而負債,大學畢業後勞動就業市場整體薪資的衰退,都是形成反漲學費運動重要的社會基礎;另一方面,教育自由化與教育經費不足的雙重影響,以及負成長的人口所導致的生源不足,則是公私立大學面臨財務缺口,甚至倒閉的主因。 這兩方面的關係既是對立的,又是共構的:就一般受薪階級家庭出身的大學生而言,只有學費下降才能直接不讓他們一畢業就負債或至少減輕債務;就公私立大專院校而言,財務困窘與生源不足似乎又只能以調漲學費因應。一方反對學費調漲,一方想藉調漲解決財務問題,所以兩者必然對立。但是兩者的對立恰恰又是共構在新自由主義所主導的國際貿易秩序與教育自由化的架構中。我認為,這就是當前台灣高教困境的結構性成因。
貌似實驗室:當前反漲學費運動的論述,你有什麼建議?
許育嘉:反漲學費運動就運動的參與者來說,它是一個學生維護自身權益的運動。學生運動的特性在於它的理想性格與多面性,因此我們可以在台灣的工運、農運、反核、反拆遷等運動中看見學生的參與,甚至成為重要的力量。這也就是說,學生運動總是要在社會化的議題中才能看清它的面貌,因此反漲學費運動雖然是關於學生自身的議題,卻也必然要結合社會面向的議題,才能形成一個更為寬闊的視野。
不只是怎麼切蛋糕,還涉及怎麼把日漸縮小的蛋糕變大
當前反漲學費運動所提出的包括課徵資本利得與擴大公共教育經費的主張若要實現,就必然要面對二十多年來由美國推動的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以及由此在台灣造成的資本外移性的稅基流失與教育自由化的問題。
因為,課徵資本利得當然是所得重分配的重要手段,但是台灣當前貧富兩極分化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塊蛋糕怎麼切,還涉及怎麼把日漸縮小的蛋糕變大,這就涉及台商海外資本利得能否課到稅與怎麼課稅的問題。 目前,台灣已和大陸以外多國簽定避免重複課稅條約來解決稅基流失而課不到稅的困境,但是由於尚未與大陸就此問題簽訂條約,缺了台商投資數額與獲利最多的區塊,所以實際效果有限。在這個問題上,反漲學費運動如何論述兩岸議題將涉及到如何行動。
另外,擴大教育經費的投入除了涉及到前面講的所得重分配與擴大稅基外,重點還在於政府年度預算中各種支出之間的比例關係形成的排擠效性,譬如對美軍購的巨額支出增加,就可能會排擠如教育、社福等其他方面的投入。所以反漲學費運動在論述上就必然要涉及到很具體的政府年度預算支出中各種排擠效性,要提出支持哪些方面的支出增加,反對哪些方面支出的增加。同時,要在這個論述的基礎上,參加相關議題的運動,譬如上述對美軍購的例子,若是如上述的情況就可能要考慮也加入反對美軍購的運動中,形成同盟隊伍。
貌似實驗室:2011年招收陸生來台,是否有解決填補私校招生缺口的問題?
許育嘉:招收學籍陸生來台以緩解生員不足的問題,確實是台灣的教育部與大專院校主事者們的主觀願望。但是,隨著今年首屆陸生的畢業,四年來陸生健保問題仍原地踏步,三限六不的限制紋風不動,都是影響陸生來台就學意願的關鍵因素。為了彌補缺口,教育部放開了一個權宜的政策,鼓勵台灣的大專院校和大陸的大學建立姊妹校,並大量招收大陸交換生來台短期學習。可見,以當前台灣對待陸生的政策,想要達到預期期望困難重重。
退場機制其實是一種市場化、商品化的思維邏輯
貌似實驗室:部分立場針對當前高教問題評論說應執行退場機制,你怎麼看?
許育嘉:我反對退場機制的說法。關於這個問題高教工會做了很多事情,也幫助因學校關閉而被欠薪的大學教師。若是台灣真的無力解決這波私立大學倒閉的趨勢,而教育主管機關在處理大學倒閉的過程中,不是偏向私校董事會,就是兩手一攤無能為力,那麼去年(2014年)兩間大專私校的收場或將是一個里程碑,並將重演1990年代以來歷經二十幾年債留台灣式的資本外移所導致的大量關廠失業工人及其家庭,屆時台灣將大量出現失業的高等教育人才與遑遑不可終日背負著學貸卻不知是否能念完大學的學生。
同時,所謂的退場機制其實是一種市場化、商品化的思維邏輯。如果我們的教育主管機關是用優勝劣敗的邏輯在辦教育,我們怎麼可能提供一個公平受教權的教育環境。
貌似實驗室:在陸生納建保問題上存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適用問題,請你談談爭議的成因及法規上的模糊地帶?
陸生想成為陸配必須先退學離境
許育嘉:關於《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我想舉一個鮮活的例子,這樣或許更能具體的認識到這個條例中許多荒謬之處。一般來台灣念書的境外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談戀愛是很自然的事情,甚至對正在念書的大學生,特別是碩士生與博士生,在求學階段結婚也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同樣是求學階段邁入婚姻,只要是成年人不管是外籍生、僑生與港澳生都沒有任何限制,但是大陸學生因為受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大陸人士來台身分核准制的限制,若是因婚姻關係從陸生身分轉變為大陸配偶身分,則必須退學離境並從新以陸配身分申請來台。這其中的荒謬性與不公平性正突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是一種規範兩岸人民來往的惡法。
台灣社會存在一種排他性的「公民意識」
陸生納健保的問題,也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另一個荒謬之處。陸生目前之所以被排除在健保之外,主要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將陸生的身分定義為「停留」而不是「居留」。這樣一來就造成《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跟《出入境管理法》相互牴觸的問題,出入境管理法明確規定只要在臺灣停留六個月以上,就能轉換成居留的身分,僑生或外籍生都是這樣。同時,健保法也規定居留滿一年可申請健保,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卻在這一體適用的法條上出了例外,把本應享有台灣法律保障理應擁有「居留」身分的學籍陸生排除在外,使得《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成為太上皇法條。
台灣的公部門之所以敢明目張膽制定或執行帶有對陸生歧視性的政策,主要還是由於台灣社會存在一種排他性的「公民意識」,這種公民意識產生的前提即是在「公民/非公民」的對立中辨認出「非我族類者」。當然,這條界線的標準是浮動的,它的內涵會隨著對象的不同而改變。以陸生為例子,最常被拿來當標準的有兩種說法,一個是「陸生沒有繳稅」,一個是「中國是敵國」。
什麼時候我們的內心才能真正的解嚴呢?
前一個說法是建立在「使用者付費」的邏輯上,就算此處先不批判「使用者付費」邏輯本身也只不過是形式上而不是實質上的公平,退一步說以「使用者付費」的邏輯提出「陸生沒有繳稅」的說法根本就經不起檢驗,因為陸生在台求學、生活的每一項支出,本來就是消費稅的課徵對象;後一個說法則是過去台灣戒嚴時期冷戰、反共思想的延續。台灣好不容易才擺脫兩岸的軍事敵對狀態,讓兩岸的人民可以經商、旅行、求學與探親,王陽明說:「除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台灣在政治上已解嚴二十多年,什麼時候我們的內心才能真正的解嚴呢?什麼時候我們才不拿無辜的陸生來當作我們心病的祭品呢?
貌似實驗室:請你談談近幾年兩岸教育交流發展的侷限,以及你個人的期許?
許育嘉:當前兩岸的教育交流是很無序的,兩岸的教育交流應該是截長補短,但現在往往是黨派的政治考量,任由行政部門主觀地去畫紅線,踩煞車,而不是基於一種互補雙贏的關係。比如現在台灣只承認111所大陸大學的學歷,這其中包括985、211工程的名牌學校,台灣承認大陸學歷的比例只占大陸大專院校總數的1成。但是,大陸開放給台灣學生就讀的大學則超過200多間,這就導致許多台灣學生在大陸學成後很難回台成為台灣的人才資源。
大陸的大學不是只有985、211這種國家重點大學才是好的
事實上,大陸的大學不是只有985、211這種國家重點大學才是好的,有些省部級大學也有很強的專業領域,尤其是台灣缺乏的專業。另外,目前還有一個大問題,台灣高教人才過剩,流浪博士群體不斷壯大,若是能在兩岸之間建立人才流通的管道,而不是依靠個人偶然的機遇,或許有可能緩解這個嚴重的問題。台灣的人才不能回來為我所用,想到大陸發展的人才又缺乏機制;在臺灣的陸生過得不快活,在大陸念書的台生回不了家,這或許是當前兩岸教育交流亂象最直接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