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歷史不能重來,現在可以把握、未來可以開創嘛!」
文 / 惠宇
受益於兩岸和平的一群人
束沐跟臺灣的緣分,與這幾年兩岸交流的歷史似乎緊密扣合著。2008年適逢馬英九總統上任,開始了一連串交流的政策和紅利,也是從那時開始,國台辦主任陳雲林 多次訪台;還在念高中的束沐,在學校裡迎來一群北一女的同學,「那真的是因緣際會,當時很難面對面接觸到臺灣人,特別是跟自己年齡相仿的人」,當時這群人和他們一起聽了三天課,政治課、數學課、歷史課,什麼都聽,雙方的交流很自然的展開。在臉書還能自由使用,MSN還存在的那會兒,交流和聯繫持續著,也開了束沐一扇認識臺灣的窗口。
然而,要說真的認識臺灣,卻是從他大二時到臺灣義守大學交換開始的。2011到2012的交口,辛亥百年加上臺灣大選,臺灣人再次選擇了馬英九,那是兩岸情勢看來一片大好的時刻。我們是「兩岸和平紅利受益的一群人」,他說。
那時的臺灣一切都讓束沐感到非常新鮮,不論是熱鬧的選舉造勢現場、臺灣小吃和風景,相比起研究所時再次來到臺灣的感覺,或是近兩次的選舉,好像「上次已經把好奇心用完了」,現在反而沒有這麼大的驚奇,「後來發現到現場去看造勢晚會,還不如守在電腦螢幕前面看的還比較清楚」他笑說。那時的他幾乎每天在人人網上發文紀錄自己的臺灣觀察,有一次,從微博上的臺灣網友那得知,高雄有個眷村,有一批當年從南京遷到臺灣的人,「年紀大一點的人都還有我們那邊的口音」,束沐不僅去跟那裡的長輩聊了聊,還探訪了當地社區發展的組織,「後來回去我又寫了一篇文章」。
除了寫文章紀錄,束沐認為,「你如果對臺灣感興趣,你一定要了解臺灣的歷史」。不論是在南京還是在臺灣,他讀很多臺灣的史料,也走訪臺灣很多具有歷史意義的地點。交換時去綠島的旅行,看到當時的監獄場景,或是之後再到臺灣,知道白色恐怖時代馬場町槍決犯人的故事而到當地走訪,都讓他對那時期的歷史印象深刻。
播種:建構兩岸青年的共同意識
在臺灣交換還有參加交流營隊的經驗,讓束沐興起在自己學校裡也辦起類似活動的念頭。回校之後,他加入南京大學對外交流協會,創辦協會一年一度兩岸青年深度交流的活動,從2013年4月至今,已經走向第四個年頭。這是一個讓兩岸青年人能夠透過講座、田野實查、模擬會談等不同活動形式,一起討論激盪的場域。
束沐認為,兩岸年輕人都生活在全球化的時代,透過互聯網和便捷的交通,接觸到的事物是有交集的,在共同發展的時代,兩岸年輕人「何不基於自己共同的興趣去建立自己共同的意識呢?」,他想藉由這個機會,讓兩岸年輕人互相認識、理解,甚至嘗試去建構共同的意識。
「既然歷史不能重來,現在可以把握、未來可以開創嘛!」
這個活動主要圍繞三個主軸:「公共事務中的青年參與」、「兩岸關係中青年的角色」、「青年與城市本土文化間的連結」。束沐提到,南京是個歷史古都,在都市現代化 的過程中,當傳統民俗、城市記憶隨著城市古蹟拆除而消失,在這裡的人們會遇到如何和自己的本土文化對話的問題。在臺灣,同樣有類似的情況,兩岸年輕人在這上面也有對話的空間。於是,參會的兩岸代表會實地走訪南京在地案例,找耆老聊天、夜宿當地農家,讓交流與對話自然發生。另外,他們也舉辦模擬會談,上一回,參會代表們分別扮演兩岸監督條例公聽會中,參與折衝協調的政黨、專家、民眾等不同角色,過癮的討論了一回,「大家都很入戲」他說。
模擬公聽會也許無法成真,但嘗試站在不一樣的立場討論同一議題,促進的不只是互相的了解,還可能激發新的火花。
我問他辦這個活動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出乎意料的,束沐說最難的並不是聯繫或組織,難的反而是每年都得想個既可以扣緊當年度活動主軸、又能讓人朗朗上口、 亮眼的主題名稱,是當年「給自己挖了很大的坑啊」。不過,雖然主題要費點心思想,也體現了這個活動難以被人超越的地方:環繞著主軸,每年都還有很大的彈性空間能夠順應時勢求新、求變。
除了大學時對外交流協會的經歷,束沐在研究所裡也在所學會和研究生協會幫忙辦活動,企劃了不少特色的主題。「我的性格喜歡去做一些活動企劃,宣揚一些理念吧!」,他說。
太陽花運動:臺灣青年的街頭成年禮
在兩個不同的時間點來到臺灣,中間間隔了臺灣這幾年最大的社會運動,束沐卻覺得臺灣社會對他主觀而言,儘管看似經歷很多吵嚷變革,卻像是沒很大改變,「大家該幹嘛幹嘛,沒有什麼事情是四年前能做現在不能做的」,他說。
我問他從旁觀的角度怎麼看這場讓年輕一代人更關心政治的社會運動,他有不同於我的看法:「與其說是讓年輕人關心政治了,不如說讓年輕人有一種自我滿足感:我不僅投票了、我還上街了、我是一個合格的公民。」
束沐認為,如果把選舉投票和像街頭集會這樣直接表達意見的形式,看作是民主政治參與的兩個面向,對比過去的野百合和野草莓與上世代人的參與,三月的太陽花運動就像是「臺灣這個世代青年在政治和民主參與上的成年禮」,世代間的傳承也體現在運動當時立法院內的分工上,上世代的社會運動者成為守住立法院門口的代議士,而新一代的社會運動者站上舞台中央。
我們都在大時代裡面:一種相互欣賞的態度
「很不幸統獨的幽靈一直徘徊在臺灣的上空」,在束沐的觀察裡,不論是318還是後來種種「逢中必反」的情緒,都跟這個有關係,感覺每件事情都被上綱到兩岸層面,比較少人去關注臺灣真正要面對的民生、經濟問題。「逢中必反這個東西,本來只是個病灶,現在像癌細胞一樣擴散了」。
他同意王炳忠在一場訪談中對「逢中必反」背後歷史原因的解釋,過去威權時代對「中國」的印象,被當權者化約為「鄉愁」,又進一步地被掏空內涵,塞進恐共、反共的冷戰思想,如此一來,鄉愁也僅是一空虛外殼。隨著時間推移,當他鄉變成故鄉、土地上的人們不再有「鄉愁」的想像時,「中國」這個概念在臺灣就只剩下延續自冷戰時恐共、反共的思維。所以,與其說民進黨的動員主軸是「臺獨」,不如說民進黨其實是「繼承了國民黨在冷戰格局下的恐共、反共思想」可能更到位,只不過這次,沒有了鄉愁,在「面對中國」這個問題上更加溫,當年在野時被他動員的人們反而成為現在變革的束縛。「我們這些人都是所謂的知識份子,對言論的傳播要更加負責任」,束沐說。
束沐最後借用石之瑜老師的看法,希望能夠建立一個「彼此互相欣賞」的兩岸互動。他認為,能夠做到彼此互相欣賞,不只看到對方的缺點,才能夠進到下一步,彼此 的交流也才有價值。舉例而言,在藝文界、演藝圈,兩岸三地的合作就是互相欣賞、缺了哪邊都不行。
不過他也承認,誰沒有雙重標準呢?兩岸玻璃心的人數相比起來,還是會給港、臺帶來挺大的壓力,「有時後無力感也會體現在這個地方」。然而,總結自己參與的這些,「以前感覺很難遇到大時代,現在感覺自己就在大時代之中,每個人都在見證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