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否能期待二、三十年後的臺灣,發揮在地蘊含的豐富文化生態的潛力,讓部落觀光除了迎接陸客團,也該積極開發其他國家的客源。
文 / Vanessa
新政府即將上台之際,卻頻頻傳出陸客團來臺將縮減,引來業者擔憂。交通部官員日前表示,「現在陸客團每天來台限額為5,000人,到目前為止,實際來台人數並未明顯減少,維持在4,000至5,000多人之間,但申請來台件數則減少三分之一。」(註1)根據推估,五月中旬來臺的陸客團就會顯著減少,而是否大規模的縮減,將與總統的就職演說有關。
透過下圖,可以發現再中國大陸的旅客是近年來成長趨勢最快,也是最主要的客源,已大幅超越其他國家的旅客總量。而這種趨勢可以回溯自2008年馬政府上任時,掀起對「民國熱」憧憬而來臺的陸客,才上任後,7 月18日隨即正式實施《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協議》,當時平均每日受理來臺申請的額度是 3,000 人,而後持續增加受理數額與名目,其中包括「員工旅遊」、「郵輪團」、「原住民族部落深度旅遊」等,皆不受總量管制數額限制。
自2011年開放「自由行」、「高端團」等多種名目的政策以後,原先立意是欲緩解低價團費的惡性競爭,然而在未做好相應環境評估的情況下,由於未降低「旅行團」的配額,導致一條龍經濟的惡性循環愈加嚴重。以追求觀光人數極大化經濟利益的邏輯,不僅衝擊在地經濟,也犧牲了陸客的旅遊體驗,實在可惜。
反思觀光:推動在地魅力的跨領域整合實踐
我認為目前首要目標不該再是一味提高配額上限,而是應該思考如何以觀光營造,推動在地魅力的跨領域整合實踐,帶給來臺旅客更優質且願意再度拜訪的體驗。我曾在去年七月發表過一篇文章,試圖檢討陸客來臺七週年後,該如何檢視或評價對臺灣的影響,尤其聚焦在備受關注的部落觀光,原住民族除了淪為任人宰割的受害者角色,是不是有其他尚未反思到的面向?
首先談談陸客來臺必去的景點,往往是中正紀念堂、總統府、故宮、臺北 101 大樓、國父紀念館,日月潭、阿里山及花東地區也是令遊客十分嚮往的地方。而觀光局為了強化在地特色及推廣深度文化旅遊,自2014年10月與原住民族委員會(下稱「原民會」)共同推動「大陸地區人民來臺觀光團體參加原住民族部落深度旅遊」專案,並據此擬定相關法規,顧及部落每日實際可接待能量,限制每團去各部落旅遊人數 40 人以下,並要求應符合以下條件:(註2)
一、行程安排全程至少六天五夜。
二、部落深度旅遊須安排於週一至週五,不得安排於週六、日及部落不開放受訪期間。
三、行程須安排二個以上經原民會公告有受訪意願之部落深度旅遊。
四、部落深度旅遊遊程須包括部落體驗活動。
五、部落深度旅遊不得於一日中安排至兩部落經營單位進行遊程。
原住民從事觀光產業,與其所在的社會背景與經濟需求密切關聯。自殖民時期對原住民族的「獵奇」想像,到1990年代以後,隨著廢除「山胞」、「山地人」,改以「原住民」正名之,以及社會大眾對於鄉土教育、母語復振的重視程度提高,踏訪部落雖然仍無可避免地要去滿足來自都市懷有失落感的遊客,對於「自然」、「傳統」的浪漫想像,但其間經地方詮釋的意義正逐漸轉向為「生態旅遊」、「永續觀光」理念的發展策略。也就是說,觀光不再僅僅只是「被外地人看」,也涵蓋如何透過培訓當地人進行生態導覽達到教育意義,同時保護環境資源,甚至促進部落內部凝聚認同,對外以文化觀光形塑形象等課題。
而部落觀光置於全球化脈絡來看,我們能否有機會看見部落透過涵化新的文化成分,既不壓抑在地文化本身,也追求當代與未來的願景,因此更能顯現出文化意涵,與各類政治、經濟、產業政策與實踐的新整體性、競合性互動關係,而非傳統簡單的斷裂性、零和性對抗關係。(註3)我不禁想問,競選期間以原住民族政見為主打的蔡英文──承諾要實踐轉型正義並肯任原住民族主權的前提,並創造真正有利於原住民族的產經環境,準備好重整一個跨部門、領域的合作,且重視部落主體性的文化治理網絡了嗎?
將部落觀光提升到作為南島語族發源地的高度
我們是否能期待二、三十年後的臺灣,發揮在地蘊含的豐富文化生態的潛力,讓部落觀光除了迎接陸客團,也該積極開發其他國家的客源。在國家主導的方面,應將視野自中華文化本位,原住民文化「節慶化」或「商品化」的路徑解放出來,以脫離殖民者的凝視,由此提升到作為南島語族發源地的高度(註4)。
部落觀光便不只是體驗異文化,也可以是一種探索非洲以外的古人類族群流動的歷史,如何經由複雜的混血、語言與文化交流過程演化至今,成為今天族人的面貌。因此,打造永續部落觀光的基礎,拉開歷史感的時間深度來看,我們的任務就不會只是搶救不斷流失中的文化。
澳洲原住民觀光產業:可延續行銷的文化資產
同是南島語系的澳洲,自2006年在旅遊局轄下設立原住民觀光產業諮詢委員會,陸續整合相關資源,積極推動原住民文化體驗行程,有超過300種不同的原住民體驗,如原住民慶典、雪梨部落勇士之旅、北領地的尼特米魯克之旅、澳洲中部的藝文導覽之旅,以及西澳庫加蒙的住宿體驗等。(註5)形成一套相當完整的文化經濟體系規劃,旅客可以直接透過統合成資料庫的官方網站上搜尋自己感興趣的體驗行程、獨特景點或生態觀光的介紹(在臺灣原民會是出版電子書,卻鮮少人知道)。
目前到訪澳洲的國際旅客有14%是參與原住民文化旅遊,主要客源來自英國、北美與歐洲,澳洲政府致力於扭轉原住民旅遊給外界的乾燥、炎熱且難以親近的印象,而開發成教育或具啟發旅客意義的原住民文化體驗行程。
澳洲旅遊局更為原住民旅遊產業發展出系列可延續行銷的文化資產,如2015年與知名導演Brendan Fletcher及Warwick Thornton製作三分鐘呈現當代原住民旅遊的短片,基於「原住民旅遊推廣計畫」(Indigenous Tourism Champions Program),精選出涵蓋澳洲多處經典且具獨特的行程體驗,而這部宣傳影片也持續在許多關鍵場合與媒體管道上放映。
臺灣社會重視原住民族與文化資產嗎?
回望臺灣,新竹縣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族人1991年時發現巨木群,1995年開通聯外道路後開啟了觀光旅遊民宿業,但同樣要面對財團買地、森林遊樂園開發的計劃,以及部落內部因利益分配的衝突,好不容易才走到逐漸成形的「共同經營」的模式。
不僅翻轉了「黑色部落」——路途遙遠、沒水、沒電的刻板印象,更透過漫長的摸索、磨合過程中,以確認集體利益為原則的前提,強調內部社群規範的意義,未必要與資本主義或現代化發展的邏輯有相對立的關係。如今司馬庫斯部落的觀光資源經營方式,成為備受關注的案例,正是因為部落觀光並不只是在當代重現傳統而已,而更牽連到部落的主體性發展,怎麼從傳統生計過渡到商品經濟的重要課題。
蔡英文曾承諾要在8月1日原住民族日以總統身分向原住民道歉,可見轉型正義的推動過程中,無論是追究歷史責任並爭取自治權利,還是針對原住民在當代經濟與文化教育上處境的改善,皆是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而這些問題所寄予的未來想像,實際上關乎於臺灣整體社會看待原住民族與文化資產的態度──尤其在新舊文化價值混雜,而嚴重衝擊部落傳統秩序的今日,「多元文化」的主張不該淪為口號,而是要成為一種反省。這種反省將使我們自眼前短期的經濟利益,轉移到體會長期發展地方營造計畫的必要,以及稍稍能夠同理族人推動觀光產業可能會遇到的矛盾或阻礙。那麼透過部落知識可以發揮的作用,除了理解到永續的可貴之處,或許也將擴展我們對自身社會更深一層的認識。
註
-
〈陸客來台 蔡英文520演說成關鍵〉,聯合報
- 《旅行業接待大陸地區人民來臺觀光團體參加原住民族部落深度旅遊作業要點》 ,104年9月23日修正發佈,增加要件第五項「部落深度旅遊不得於一日中安排至兩部落經營單位進行遊程」。
- 劉俊裕 2007〈文化全球化:一種在地化的整合思維與實踐〉,《國際文化研究》3 (1):1-30
- 寒波〈憑什麼小小臺灣是世界四億南島語族的發源地!只是這「南島語族」可能跟你想像的不一樣……〉,Mata Taiwan
-
〈原住民文化體驗將成觀光主打〉,遠見雜誌2009年6月號 第27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