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兮魔獸》用獨特的視角與編排形式,尖銳地揭露中國問題,卻又突破觀眾獵奇心態,令觀眾跨越地域限制,重新審視與自身相關的環保問題。
《悲兮魔獸》用獨特的視角與編排形式,尖銳地揭露中國問題,卻又突破觀眾獵奇心態,令觀眾跨越地域限制,重新審視與自身相關的環保問題。
對於現實生活來說,紀錄片則提供了一個定格的視角,影像畫面就是被保留下來的真實。
《亂世備忘》這部片是一連串偶然與不確定性組合在一起的,要怎麼回頭處理長達數月的雨傘運動龐大的素材——佔領空間的改變、突發事件,以及無法控制的情況,讓導演陳梓桓不得不自問,改變是什麼?又將領我們往什麼樣的香港未來前進?
不論是額日登或顧桃鏡頭下的少數民族,大概都屬於不願放下傳統的一群,所以他們努力在現代生活中尋找、維護傳統的痕跡。
在看過民間記憶計劃的紀錄片和劇場作品之後,你可以發現每一個「回去」的導演並非歷史的代言人。他們無時無刻不在經歷的衝擊和煎熬實則來自眼前的村莊、身邊的親人以及逐年成長的自己,而不是「飢餓記憶」。
許多以開發為主題的紀錄片,是以被開發者為主角,記錄整個開發進行的過程,通常也帶有關懷弱勢與批判開發的觀點,《大同》則是以市長為主角,將推動這項計畫的歷程與轉折,還有它對這項計畫的想法紀錄下來,能夠更客觀、完整記錄,並且涵蓋了支持與反對開發,政策規劃者、執行者與群眾的觀點。
也許在我們這個時代,內容已經存在於現實之中,創作者將之撿拾,並通過各種方法重新處理這些內容,紀錄片和紀錄劇場是其中的兩種媒介。
我感覺這群人跟他們心目中的毛主席,離得好近。他們敬仰他、把他放到跟佛一樣地位的祭祀,這時,他是遠而高大的神;而在生活中,他們之間更像是後輩懷著敬愛之心,細膩呵護一個親族老長輩,以一個很小的動作,來貼近這個他們心目中的「神」。
「秩序至上」的國家氛圍中,在中國辦一場獨立作品的電影節,是否有可能?看著基金創辦人栗憲庭與策展人王宏偉在警局接受偵訊,而公司的十餘台電腦,與庫存的一共1500多部獨立導演的作品DVD直接被沒收。這些細節,協助我們拼湊出了「困境」這個抽象詞彙的實際長相。
看了網站或手冊的劇情簡介,還是不確定該看哪部嗎?別煩惱,貌似編輯台已經整理好這份片單,精選「敬!華語獨立紀錄片」及「民間記憶計劃」焦點單元的作品,也分享為什麼我們覺得這部片值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