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有問題》跳開以教育為主的設定,這節目關切的是那些「未來會重大困擾我們的課題」。
《未來有問題》跳開以教育為主的設定,這節目關切的是那些「未來會重大困擾我們的課題」。
此刻,2016年,來到一個收視習慣全然嶄新的年代。身處臺灣的我們,是否有想像過二十年後,觀眾收看的節目會是什麼?尤其,這麼多節目中,觀眾是否有想像過,2036年臺灣的知性節目會是什麼樣子呢?
民主畢竟是一個西方的產物,當民主要在其他國家的土地上生根發芽時,它就必須和這篇土地的文化相結合,這是我現在很篤信的想法,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
香港大學生近兩年走上街頭的訴求有:反國教(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聲援台灣太陽花學運等。教師們對學生們參與學運的態度,大多予以尊重、不反對;畢竟大學生已是成人了,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場。
chialinglai 搭橋者
台灣媒體有時會直接轉載中國媒體內容,如民視就會使用央視的畫面,「經費是很大的問題,視野又是另一個問題。」台灣國際新聞資源匱乏,李政亮認為就連公視、中央社等比較具規模的媒體,都沒有出現改善這一問題的討論。
chialinglai 搭橋者
所謂的退場機制其實是一種市場化、商品化的思維邏輯。如果我們的教育主管機關是用優勝劣敗的邏輯在辦教育,我們怎麼可能提供一個公平受教權的教育環境。